
一层
产品代号 |
内径 |
编织层外径 |
软管外径 |
工作压力 |
试验压力 |
爆破 压力 |
最小弯 曲半径 |
单位重量 |
||||
I.D |
W.D |
O.D |
外胶厚度 |
W.P |
P.P |
B.P |
B.R |
W.T |
||||
SIZE |
最小 |
最大 |
最小 |
最大 |
最大 |
最小 |
最大 |
|||||
In |
Min |
Max |
Min |
Max |
Max |
Min |
Max |
MPa |
MPa |
MPa |
mm |
kg/m |
3/16-1 |
4.6 |
5.4 |
9.0 |
10.0 |
12.5 |
0.8 |
1.5 |
25.0 |
50.0 |
100 |
90 |
0.22 |
1/4-1 |
6.2 |
7.0 |
10.6 |
11.6 |
14.1 |
0.8 |
1.5 |
22.5 |
45.0 |
90.0 |
100 |
0.25 |
5/16-1 |
7.7 |
8.5 |
12.1 |
13.3 |
15.7 |
0.8 |
1.5 |
21.5 |
43.0 |
85.0 |
115 |
0.31 |
3/8-1 |
9.3 |
10.1 |
14.5 |
15.7 |
18.1 |
0.8 |
1.5 |
18.0 |
36.0 |
72.0 |
130 |
0.36 |
1/2-1 |
12.3 |
13.5 |
17.5 |
19.0 |
21.4 |
0.8 |
1.5 |
16.0 |
32.0 |
64.0 |
180 |
0.45 |
5/8-1 |
15.5 |
16.7 |
20.6 |
22.2 |
24.5 |
0.8 |
1.5 |
13.0 |
26.0 |
52.0 |
200 |
0.52 |
3/4-R1 |
18.6 |
19.8 |
24.6 |
26.2 |
28.5 |
0.8 |
1.5 |
10.5 |
21.0 |
42.0 |
240 |
0.65 |
1-1 |
25.0 |
26.4 |
32.5 |
34.1 |
36.6 |
0.8 |
1.5 |
8.8 |
17.5 |
35.0 |
300 |
0.91 |
1-1/4-1 |
31.4 |
33.0 |
39.3 |
41.7 |
44.8 |
1.0 |
2.0 |
6.3 |
13.0 |
25.0 |
420 |
1.30 |
1-1/2-1 |
37.7 |
39.3 |
45.6 |
48.0 |
52.1 |
1.3 |
2.5 |
5.0 |
10.0 |
20.0 |
500 |
1.70 |
2-1 |
50.4 |
52 |
58.7 |
61.7 |
65.5 |
1.3 |
2.5 |
4.0 |
8.0 |
8.0 |
630 |
2.00 |
二层
产品代号 |
内径 |
编织层外径 |
软管外径 |
工作 压力 |
试验压力 |
爆破 压力 |
最小弯 曲半径 |
单位重量 |
||||
I.D |
W.D |
O.D |
外胶厚度 |
W.P |
P.P |
B.P |
B.R |
W.T |
||||
SIZE |
最小 |
最大 |
最小 |
最大 |
最大 |
最小 |
最大 |
|||||
In |
Min |
Max |
Min |
Max |
Max |
Min |
Max |
MPa |
MPa |
MPa |
mm |
kg/m |
3/16-2 |
4.6 |
5.4 |
10.6 |
11.6 |
14.1 |
0.8 |
1.5 |
41.5 |
83.0 |
166.0 |
90 |
0.32 |
1/4-2 |
6.1 |
7.0 |
12.1 |
13.3 |
15.7 |
0.8 |
1.5 |
40.0 |
80.0 |
160.0 |
100 |
0.36 |
5/16-2 |
7.7 |
8.5 |
13.7 |
14.9 |
17.3 |
0.8 |
1.5 |
35.0 |
70.0 |
140.0 |
115 |
0.45 |
3/8-2 |
9.3 |
10.1 |
16.1 |
17.3 |
19.7 |
0.8 |
1.5 |
33.0 |
66.0 |
132.0 |
130 |
0.54 |
1/2-2 |
12.3 |
13.5 |
19.0 |
20.6 |
23.0 |
0.8 |
1.5 |
27.5 |
55.0 |
110.0 |
180 |
0.65 |
5/8-2 |
15.5 |
16.7 |
22.2 |
23.8 |
26.2 |
0.8 |
1.5 |
25.0 |
50.0 |
100.0 |
200 |
0.80 |
3/4-2 |
18.6 |
19.8 |
26.2 |
27.8 |
30.1 |
0.8 |
1.5 |
21.5 |
43.0 |
85.0 |
240 |
0.94 |
1-2 |
25.0 |
26.4 |
34.1 |
35.7 |
38.9 |
0.8 |
1.5 |
16.5 |
33.0 |
65.0 |
300 |
1.35 |
1-1/4-2 |
31.4 |
33.0 |
43.3 |
45.7 |
49.5 |
1.0 |
2.0 |
12.5 |
25.0 |
50.0 |
420 |
2.15 |
1-1/2-2 |
37.7 |
39.3 |
49.6 |
52.0 |
55.9 |
1.3 |
2.5 |
9.0 |
18.0 |
36.0 |
500 |
2.65 |
2-2 |
50.4 |
52.0 |
62.3 |
64.7 |
68.6 |
1.3 |
2.5 |
8.0 |
16.0 |
32.0 |
630 |
3.42 |
1、 软管尺寸
包括软管的内径、外径和长度。合理选择软管内径可使压力损失最小。
2、 温度
要确定软管内输送介质软管外环境温度两方面的温度。在较热和较冷的环境中使用软管时,要考虑采取相应措施。
3、 介质
选择软管时要考虑软管内胶应能与使用的介质相配,外胶能与接触介质相配。需要输送特殊的介质可与双西软管公司技术部门沟通。
4、 压力
选择软管时最重要是要明确液压系统压力,包括液压峰值。选择产品目录上提供的工作压力应大于或等于液压系统压力。
5、 流量和流速
在为新设计的或经过改造的液压系统选择软管时应根据不同油路的流速及流量要求来推算选择合适的软管内径。
6、 应用
为满足应用要求,还需要考虑以下问题:
A. 软管在什么地方使用?设备类型是什么?
B. 是否用于吸入工况(有负压要求)?
C.软管布置能否满足最小弯曲半径的要求?是否会磨损软管?是否有不正常的机械负荷?
7、其他:
7.1 绝缘或导电性:有些情况为了防止电流通过,对软管有绝缘性的要求。而在另一些情况下,为了释放静电,则可能要求软管具有良好的导电性。
7.2 渗透:当软管用于气体、液化气或燃气、制冷剂时,气体会从软管内部向外部渗透。会使软管外胶鼓泡及离层。渗透可能会产生高浓度的致燃、致爆、有毒气体、流体损失等情况。
7.3 环境:必须保证软管与所处的环境条件兼容,环境条件包括:紫外线辐射、热、臭氧、潮湿、水、盐水、化学物质、空气污染物等可能导致软管性能降低或引起早期失效的因素。
使用寿命
液压软管的极限寿命取决于它的使用条件。注重以下几点会有助于获得最佳的使用寿命:
工作压力——液压系统的压力不要超过软管的最大工作压力。超过最大工作压力的波动或者压力的波动或者压力峰值具有破坏性。液压峰值如果大于产品目录上给出的工作压力,将会缩短软管使用寿命。
最小爆破压力——爆破压力仅是设计安全系数和进行软管破坏试验的参考压力。
使用温度范围——本产品目录中给定的软管温度范围,指的是输送介质或环境温度极限值。超过极限条件应用会造成软管材料变质,减少软管的使用寿命。
耐介质相容性——液压软管必须具有耐介质性能。由于磷酸酯类液压油和石油基的液压油的化学性质有很大差别,所以必须选用正确的软管。
最小弯曲半径——弯曲或折曲软管时,不要使它的弯曲半径小于推荐的最小弯曲半径,也不要使软管受到压力和扭力。这样做会使增强层额外受力,从而使软管的承压能力大大减小。
管路布置——合理的软管走线布置可以减小软管由于频繁弯曲、缠绕和其它活动件接触或者腐蚀而损坏的可能性。
软管长度——确定的软管长度要考虑到工作压力下软管收缩/伸长变化。
将软管同时置于几种推荐极限条件下如最大工作压力,最大推荐工作温度和最小弯曲半径下连续使用,软管的使用寿命也会缩短。
单位换算:
1in(英寸)=25.4mm(毫米) 1kg(公斤)=2.2046poung(磅) 1ft(英尺)=0.3048m(米) °F(华氏)=1.8×℃(摄氏)+32 1psi(磅平方英寸)=0.6895bar(巴) 1MPa(兆帕)=145psi(磅每平方英寸) =0.006895MPa(兆帕) =10bar(巴) =0.0703kgf/cm2 =10.2kgf/cm2 |
||||||||||||||
SAE软管线规 |
-3 |
-4 |
-5 |
-6 |
-8 |
10 |
-12 |
-16 |
-20 |
-24 |
-32 |
-40 |
-48 |
-64 |
DIN公称直径 |
05 |
06 |
08 |
10 |
12 |
15 |
20 |
25 |
32 |
40 |
50 |
65 |
75 |
100 |
SAE实际内径 |
4.8 |
6.3 |
7.9 |
9.5 |
12.7 |
15.9 |
19.1 |
25.4 |
31.8 |
38.1 |
50.8 |
63.5 |
76.2 |
101.6 |
国内公称直径 |
5 |
6 |
8 |
10 |
13 |
16 |
19 |
25 |
32 |
35 |
51 |
63 |
76 |
102 |
1. 适用范围:本安全指南提供了对软管安全使用的有关说明。作为对双西胶管公司产品目录的补充,与之配合使用。
2. 用户责任:鉴于软管及接头的用途及应用状况的多样性,双西胶管公司及其分销商从未表示或保证其某一软管使用于某一个特定用户的系统。本安全指南并没有对选用某一产品所必须考虑的所有技术参数进行分析。用户应自主的分析或测试,对以下事项独立负责;在使用软管的设备上提供适当的安全警示。
3. 安装前的检查:安装前,必须对软管进行仔细的检查。必须检查左右软管的结构、尺寸、型号及长度、确保正确,另外还需检查软管是否清洁,有否堵塞,有无起泡,外胶层是否有脱层等其他可见的缺陷。
4. 管线排布:管线排布应注意:a.以小于规定的最小弯曲半径安装软管,会明显缩短软管的寿命。b.一旦软管总成发生破坏,泄漏的尤物不会接触到热的表面,明火和火花等。
5. 软管保护:在许多应用场合下,可能须对软管进行固定,附加保护套或导向,避免软管受到不必要的曲折、压力冲击,或与其它机械零件接触磨耗。
6. 正确连接:软管正确的安装状态使软管接头与油路连接后不会由于装配、使用等因素在软管上产生扭曲或扭矩。必须避免对软管产生拉伸载荷、横向载荷、扭结、屈折和潜在磨耗等外力因素造成破坏。
7. 系统检验:安装好后,应先放掉进入系统中的空气,将系统加压到最大工作压力,检验系统功能是否存在泄漏。试验时人员应远离可能的危险区域。
8. 软管维护:即使正确的选型和安装,如果不持续地维护,软管的寿命也会明显降低。应视软管工作状况的苛刻程度确定维护频率,维修保养的内容至少包括以下项目:
8.1目测检查软管:
发现下列任何情况都必须立即更换软管:
a) 软管泄露
b) 软管硬化、龟裂、烧焦
c) 软管缠绕、破碎、压扁、扭曲
d) 软管外胶层损坏、起泡、变软、老化、割伤、磨损(任何增强层的暴露)
8.2压力试验:在最大工作压力下运行系统,检查可能出现的故障及泄露,在测试时人员应远离可能的危险区域。
8.3更换周期:必须根据过去的使用寿命情况,国家或行业标准的规定、或对失效引起危害的程度来确定。
9. 其它问题:若您还有其它问题或需了解更详细的情况,请致电陕西双西胶管有限公司技术服务部门。
2.软管应平放或盘卷平放,堆放高度不应超过1.5m。
3.在软管堆垛上,不允许再放任何重物,以避免将软管压扁。
4.软管禁止与酸,碱,有机溶液等影响橡胶质量的物质接触,并距离热源不少于1m。
5.贮存温度要求-15℃~40℃,相对湿度不大于80%。
6.贮存期:从胶管出厂之日起,不超过1年。